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狱中上书自明 西汉 · 邹阳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文选卷三十九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者荆轲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
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大王熟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
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
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大王熟察,少加怜焉!
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
知与不知也。
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
王奢去齐之,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
白圭战亡六城,为中山
何则?
诚有以相知也。
苏秦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
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
何则?
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
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中山
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百里奚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
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
此二人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
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故偏听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彊威宣。
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辞哉?
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
不合则骨肉为雠敌,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不足侔,三王易为比也。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悦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
善无厌也。
晋文公亲其雠而彊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则?
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彊天下,而卒车裂之。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
是以孙叔敖三去而不悔,于陵子仲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慠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眄者,何则?
无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
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无因而至前,虽出隋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
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袭按剑眄之迹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秦皇帝中庶子蒙嘉之言,以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
周文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
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
何则?
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于帷墙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
砥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
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而趋阙下者哉!
九叹 其五 惜贤 西汉 · 刘向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嗷嗷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渨涹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怀芬香而挟兮,佩江蓠之婓婓。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蠡蠡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㠁嵯。
精华眩耀兮,芳郁渥纯美
桂树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赴渊
由夷纯美兮,介子推隐山
申生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周容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俟时风之清激兮,愈氛雾其如塺。
雄鸠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懭悢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薜荔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下颓
叹曰:江湘油油长流汨兮。
挑揄扬汰荡迅疾兮。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
冤结未舒长隐忿兮。
丁时逢殃可奈何兮。
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二十四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申徒氏,随音改为申屠氏。
申徒狄,夏贤人也,汤以天下授之,耻以不义闻己,自投于河。
《庄子》「申徒兀者,郑人也」。
汉有平西将申徒(《通志·氏族略》)
胜屠,即申徒(《史记·酷吏传》索隐)
荅客问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五
客问主人曰。
自古理世少。
乱世多。
真宰有必定之数耶。
抑人事耶。
荅曰。
时风之理乱。
在士行之薄厚。
士行薄厚。
上系于时君大臣所趣向矣。
自古辅政者。
直方不试。
旋见绌放。
或进非其任。
疾颠覆餗。
之二者。
进退相随。
不足以形理乱。
理乱者。
在君臣之际。
心术合符。
久而成化焉。
故圣与贤合。
则为尧为舜。
暗与谀合。
则为幽为厉。
其閒虽多方万殊。
而不远此二道。
先师曰。
人藏其心。
不可测度。
庄生亦云。
人心险于山川。
难于知天。
嚱夫。
淳化为醨。
利胜于义久矣。
被荐绅衣冠。
语道德仁义。
皆伟然有古君子之风。
心之所师。
有异于是者。
则不仁而多才。
且以主意为政。
但虑智不足以取合。
力不足以固位。
而不计合之固之枉直焉。
甚者则塞其聪明。
道其利欲。
顺非阿旨。
与俱上下。
平仲之和。
不如梁邱据之同。
即墨之毁。
不如阿大夫之誉。
其风下扇。
中人之域多由之。
以其术易修。
其用易博之为利也。
持禄观望。
则曰明哲保身。
无所发明。
则曰大直若屈。
缪于义。
则曰反经合道。
枉于理。
则曰枉尺直寻。
或曰夫子之公山。
或曰管仲有反坫。
旁缘似是。
触类滋长。
舞六籍之文。
以伸其邪志。
迭相荐誉。
号为通人
亦有务名如循实。
求进如知退。
近习不得其诚。
巧历不知其数。
乡原邑聚。
变化周流。
取美名贵仕。
如转圜反掌。
世教无主。
荡然随之。
岂曰尽然。
盖寡不胜众。
其甚也。
灭天下之公是。
瞀天下之好恶。
铅刀蝉翼。
为铦为重。
于是民反德为乱。
天反时为灾。
愆阳伏阴。
山童泽涸。
皆此物也。
及夫中外荡析。
邦家臲卼。
则相传曰。
殆天数乎。
非人力所及也。
生极显尊。
死有诔谥。
为恶甚矣。
而讥议不失。
故天下之人。
父教其子。
兄谕其弟。
奔走寘力。
以不能为耻。
而欲望理多乱寡。
庸可得乎。
接舆申徒狄之徒。
佯狂而不复者。
皆恶是也。
盖在为国者澄其源流。
以洒士行。
示三代之直道。
颁七教于国风。
取如是之流。
投禦魑魅。
示不复用。
则时风厚而天下理矣。
客曰。
请书所闻。
以为子孙藏。
隐者论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五、《云溪居士集》卷二○
唐史言古之隐者有三概,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故自放草野而名从之;
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于俗;
末焉者资槁薄,乐山林,内审其才,终不可以当世取舍。
以为唐世见于《隐逸传》者,皆出于下概。
其说似有可疑,试粗论之。
夫古之人未尝无意于世,时或远引,自放于隐沦者,皆有为为之也。
或全身远害如箕子、接舆,或须时待价如伊尹、吕望,或抗节伸志如伯夷、叔齐,此隐之大者也。
若放情虚寂,不以世故自撄,如广成、巢、许之徒;
持其一曲,不达理义之分,如申徒狄、陈仲子之介,则与夫资槁薄、乐山林者,又何尺寸之间?
彼以挈治具弗得伸者为次,则是身隐而德不晦者,乃广成、巢、许之徒欤?
广成、巢、许之风,而以伊吕、箕子之节为次,是驱天下之人高蹈远引,遗世绝物,而独善其身也。
人人持独善之操,则天下之事其谁任之?
废大义,乱大伦,伤败名教,孰烈于此!
唐之隐者,如武攸绪,岂诚资槁薄、乐山林,终不可以当世取舍哉?
直以不幸生于武后之族,明智通达,远周前后,知祸败之必至,豫为防虑,以保其身耳。
夫膏粱之室,纨绔之胄,生所见,长所闻,惟声色势利,而能割情违俗,长往而不顾,安于寒素之所难者,则攸绪之操,加人数等矣,非大雅之君子,安能与于此哉!
乃以与王绩之徒同出于下概,可谓脱矣。
蒋防屈原碑阴 宋 · 王定民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二、《永乐大典》卷五七六九
人之于死一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义有命而已。
古者忠臣烈士道不行于我,而忠义欲感动于其君,不能偷生苟容,甘同殒于大辱。
当是时,死重而生轻,与夫自经于沟渎而人莫之知,异矣。
楚之屈原怀王为同姓,博闻彊志,明于治乱之要,议事出号,王之所任实厚。
于是同列争宠而害其能者,上官大夫之谮至。
宪令国之大权,而君委之于我,信也。
成于我而行于君,犹有漏言。
夫身之祸未成,而讵夺其阙文忠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能使之无怨。
怨生于亲,亲之过大而不怨,盖人子之不可讥,谓之不孝,屈乎以人子之于亲而怨其君,可怨也。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马迁犹以为自怨,岂怨其谗而不怨其听谗欤?
抑谗不足以怨,而以身之不见信而怨欤?
怀沙而投于江流湍疾,救晚而失其骸,皆不见疑也,与申徒狄负石何以异?
蒋防于此疑之,是疑其无有也。
湘人思之,招魂而葬于是,墓起于江之干,葬能藏其棺衾而不见貌,于是有庙以祭之,祭以思其貌。
邑有庙者三,以见湘人思之多也。
以君见疑而死,死之远,为文于唐,又以死为疑,是重平之不幸也。
夫咏其事之实,莫如乡人。
余居于亳之澳,此知为澳,至徐之沛,过宿之虹,然后知为沛为虹。
余缉图经至此,说其疑附于之后。
次任公万生园修禊诗韵寄任公癸丑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六
神州遍疮痍,荡涤当安适。
谁持活国手,凋瘵有起色。
群公尽邓禹,未肯甘寂寂。
赫然铜面具,不畏发其羃。
沧江海人,亲见苌弘
牖民负先觉,万本饮冰集。
新理阐西哲,群籍抉东壁。
蔡州正秋望,汐社已日夕。
重摩乌集阙,马角返绝域。
相逢一握手,烦冤并感激。
永和有癸丑,千载与重觅。
长安问水边,杜陵沾臆。
破涕发高咏,文采各奕奕。
嗟余东入海,负愧申徒狄
兰亭误后至,瀍涧空目极。
有如辛亥秋,适避桓景厄。
峨舸过之罘,吹帽风恻恻。
南图缓扶摇,北望阻霸勒。
平生遇清景,命笔急追索。
合并得四美,刻烛听促迫。
长安上巳,岁岁花照席。
欧九供描画,张为主客
我游君未归,我去君当惜。
住者六七公,梦想付昔昔。
大舜善与人同说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三、《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九
大舜善与人同,非与人同为善也,盖能与人同而不立异耳。
古之独行之士皆好立异而不与人同,如申徒狄之介、于陵仲子之廉、尾生之信、屈原之清,皆能为人所不能为,然非可传可继之法,君子不取焉。
彼以立异为有过于人,而不知适所以自小也。
舜取诸人以为善,尽事亲之理以为孝,由孝悌之道以为仁义。
是皆人之所可为者,舜亦从而为之,人之所不可为,舜亦不为之矣。
此所谓善与人同。
然舜善与人同,而众人卒不能自同乎舜者,何耶?
舜其即同乎人者而行之不息,此所以为大圣人。
众人一作焉一息焉,甚者一暴而十寒焉,初与舜同而卒与舜异。
非舜之不同乎人,人自不同之耳。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是子贡之不与人同也。
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是孔子善与人同也。
贤人好与人异,而圣人常与人同。
舜、孔子为大圣人者,非由乎异而大者,同焉而已矣,故曰「大舜有大焉」,又曰「大哉孔子」。
语曰:「晏平仲善与人交」。
孟子曰:「大舜善与人同」。
善者能也,语意正相类。
李振介轩 南宋 · 高斯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八、《耻堂存稿》卷五
世之论介者大率以为坚彊孤峭,人所难能之行,不知义理至于确然而不可易者即介也,何难能之有!
人为私欲所屈,外物所移,往往失其常守,而以申徒狄屈大夫之伦为不可几及,亦自待之凉矣。
予同年生李君振闽中,遇事不可回夺,庸斋赵公以介名其轩,求予发其义。
予谓之曰:「子学《易》乎?
《豫》『介于石』,独于六二言之,夫六二中正之爻也,然则介非坚彊孤峭而为义理之当然,讵不信乎?
子循理而行,毋违中正,介在其中矣」。
李君曰:「善!
为我书之,吾将从事焉」。
梦与亡友贺孔才泛舟北海子其自沉处也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十
无声玉蝀水,仿佛共轻舟。
眉宇如畴昔,心期不谬悠。
诗缘多病废,泪是积年留。
梦里申徒狄,荷衣天地秋。